如何專心致志 — 劃清內在界線

如何專心致志 — 劃清內在界線
Photo by Paul Skorupskas / Unsplash

在談「如何專心」之前,先談之前上表演課的一段經歷

今年,去上了一個瑞典表演老師的課程,他指導過許多歌劇、音樂劇、電視劇演員。當時,課堂上遇到有個同學問老師說「我們要怎麼克服上台會緊張?」

老師說了一段很有趣的話:

「一點也不需要克服緊張,而是要接納自己上台就是會緊張,並且與之共處。」

「至今為止,我每次上台也都還是一定會緊張,但我允許我自己緊張,因為我知道再一陣子後我就不緊張了。」

我覺得這段話很有意思,但為什麼不用克服緊張?什麼叫「接納」自己會緊張?

直到最近接觸到完形心理學(Gestalttheorie),我才開始比較知道如何解釋這個說法 ,知道

  •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「接納/共處」以及我們對它常見的誤會?
  •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「專心」?(因為緊張的本質就是一種「不專心」)

完形心理學—— 「形(figure)」與「景(ground)」

在完形心理學(Gestalttheorie)中,有所謂的「形(figure)」與「景(ground)」的概念。

  • 所謂「形」和「景」如同攝影中的「主題」跟「背景」,一張相片會有主題和背景,而當一台相機愈聚焦在某個主題的時候,背景就會變得相對模糊
  • 人類的「專注力」也是如此,當我們很專注在一個目標,我們腦中想的就是這個目標的形象(就是所謂的「形」),此時,其他的情緒和想法就會退居幕後,像是一個模糊的背景(就是所謂的「景」)

「像現在,我正非常專心在寫這篇稿子,寫作就成為心中主要的『形』;那些還沒做完的家事、明天尚未準備好的演講,甚至書房外精采電視節目的聲音,都被我移到意識範圍之外,成了『景』。等我寫到一個段落,開始去準備晚餐,這時寫作的『形』就退到背景,換成做晚餐這件事浮出成『形』。」(曹中偉《遇見完形的我》的第二章)

那為什麼要「形 /景」這個區分是重要的?那是因為

  • 在人類心智當中,對這兩者有明確邊界和切換能力,是「專心」很重要的元素
  • 而不管在哪個領域,「專心」都是擁有傑出表現很重要的特質

「個人和諮商工作的經驗告訴我,在學業和工作上,要有突出的表現和優異的成果,『專心』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。」(曹中偉《遇見完形的我》的第二章)

「要能專心在單一事件上,『形』與『景』流動的速度、浮出與退回的轉換清晰度,就變得非常重要。我們必須學習在心中做好區隔:我因此提出「內在的心理界限」這個概念,也就是能在內心中劃出清楚界限,區隔『形』與『景』的狀態。正在進行的工作,暫時要將其劃歸到背景中,不干擾正在運作的『形』。」(曹中偉《遇見完形的我》的第二章)

—— 因此擁有清楚的「內在界線」去區隔「形」與「景」是專注的前提。

*對於「專心」的重要性,可以參考:餘裕和自由:功成名就的陷阱

如何去除雜念,對目標專注

區別了「形」與「景」後,《遇見完形的我》提到有兩個方法提升專注

  1. 要有明確的意圖與動機:動機愈強「形」就越明確

「基本上,當我們有強烈意圖及內在的需要和動機,最容易促使我們出現清晰而單一的『形』;意圖和動機越強,『形』就越明確,其他事情自然越容易退到後面,成為模糊的背景。例如,感覺肚子很餓,飢餓需求就會占滿腦子,並促使我們所有的能量動員去尋找食物。放眼看出去,很可能只注意到有關食物的店面或攤販,完全忽略其他商家。」(Ch4)

  1. 當雜念一直跳出來變成主角,表示要嘗試去滿足 / 完成它

「除了強烈的需求,另一個使人能專注的條件,則是其他事情都能先『放下』,確實退為背景。如果那些該到背景的事情,仍爭先恐後地搶出場,勢必很難集中所有能量來處理需要面對的『形』。即使那是很簡單、習慣性的工作。」

「一般而言,『形』被滿足、被完成了,自然就會退回『景』去。而未能立即完成而繼續游移的『形』,若退不回背景,便極易干擾新出現的『形』。如正在會場上開會的經理,突然肚子很不舒服,但他評估現在會場氣氛緊繃,實在不宜離開,身體的狀況又還可以忍,於是決定留在位子上繼續開會。我們可輕易理解,此人再怎麼『努力』,他的專注度仍必大幅下降。」(Ch4)

因此所謂「專注」就是要去加強內在心智的「形(figure)」的輪廓/吸引力,並且降低或安撫「景(ground)」造成的干擾。

不需要去「克服」緊張,而是要「接納」緊張

回到「緊張」這件事,緊張的本質其實是一種「不專心」—— 是一種對於「原始意圖」的「不專心」,也是一種「缺乏內在界線 」或是「形景(主/配角)錯位」的表現。

  1. 首先「緊張」通常不會單獨存在,緊張的本質其實是「景」(配角):
    1. 當我們會緊張時,通常是因為我們先有一個「原始意圖」(例如:準備開始演講,想把某個概念講清楚;跟暗戀的人講話,想要把某個笑話講得有趣。)
    2. 我們因為擔心無法把這個意圖如預期的展現,因此才會產生緊張的情緒。
    3. 因此緊張是配角,執行意圖(例如:把事情講清楚)其實才是真正的「形」(主角)
  2. 會變得「更緊張」,是因為對「景」(配角)差別待遇、角色錯位的結果
    1. 緊張是一種相當正常的情緒,但除了緊張之外,我們在執行意圖時,同時也伴隨著很多情緒(包含興奮的、期待的)。
    2. 然而,在那麼多意圖和情绪(興奮/期待)中,「緊張」或焦慮往往會特別放大緊張,讓我們對它特別重視與差別對待。
    3. 因此當人擁有「緊張」的情緒,腦中就一直在想「要怎麼克服緊張」,一直不斷去感受它,想著如何去應付他、對付它,甚至否定它,但這行為也導致更加緊張。
    4. 但其實當內心中有「克服緊張」這個概念出來時,就已經沒辦法克服。因為這個行為,就是在把「緊張」這個情緒當作主角,當作「形」,一直給它舞台,但結果反而更被它吸引注意力。

所謂「緊張」本來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,但是當它變得更嚴重時,通常就是因為「形/景錯位」,或是「缺乏內在界線」——讓原本應該是「景」的情緒侵犯到「形」的領域。

因此克服緊張的關鍵就是——「不要克服」,並且把「專注力放在真正的主角上」

真正理想的慾望是「專一」的慾望

完形心理學的「形」與「景」這個概念其實跟徐國峰在《跑者如何以身練心》該書曾經討論「慾望」相當類似(可以參考之前寫的這篇「人是否該有慾望與目標?」)

在該書的第二章提到—— 追求頂尖/勝利時,我們慾望應該愈「單一」愈好,過多的慾望會造成阻礙

「如果某位選手想求勝、想進步,但不夠強烈(意指不夠專一),可能會想到這次拿第一名有多風光、可以獲得多少獎金或是想到之後的贊助會比較好找(名利心);想到這次破了個人最佳成績 PB 後可以在臉書上發一篇炫耀文必定會有很多人按讚,可以吸引很多人的目光(顯示心) ;想到這次的 PB 比另一位對手的成績還快,終於可以把他比下去(爭鬥心、嫉妒心);想到這次沒跑好,一定會被很多人嘲笑我換了這個新方法訓練根本沒效果(擔心)。」

「當一位選手極度專注在單一目標上時,其他的欲望將淡化或退居幕後,其他的欲望與執著心也會自動被捨棄。執著心包括名利心、顯示心、爭鬥心、嫉妒心、擔心……等。」

以上的描述,其實就是在完形心理學的談「形」與「景」的概念。

  1. 當一個人可以專心致志,並且有「清楚/專一的慾望」,其實就是指說他有一個非常清晰的「形(figure)」,至於那些其他的情緒(例如:是否勝利能炫耀 ,失敗會被嘲笑)的感受就會退居幕後,避免影響選手當下的發揮
  2. 但是當我們的「內在界線」不夠清楚,一直讓「景」(ground)跳出來,那些多餘的慾望就會去干擾我們當下想要求勝到目標,也就是我們的「形」(figure)

因此慾望不是件壞事,慾望是我們的動力,然而過多的慾望會導致太多的背景干擾,阻礙真正重要的形被關注。

「接納」不等於沈浸

回到前面的問題

  •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「接納/共處」以及常見的誤會?
  •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「專心」?

過去我以為所謂「接納情緒」(例如:緊張 / 焦慮 / 失敗 / 飢餓 ...等任何負面感受) ,就是代表我必須要一直想著它、專注它、體驗它、感受它。

當然,如果這種感受可以透過一些手段被解決、滿足或完成,那其實不會造成太多干擾(例如:肚子餓就吃東西),並且這種跳出來得干擾最終會得以退回背景(ground)。

但很多時候,當這種感受無法被立即解決、滿足,我們又花過多精力沈浸在上面時,反而時是讓自己進入一個加強的負向循環,變得更加緊張、更加焦慮、更多難過。

甚至有些時候,那些帶有強烈羞恥、懊悔、焦慮情緒狀況下的狀態,其實也都是一種內在界線模糊的狀態。我們放任這種強烈的自我攻擊,沒有邊界的侵襲接下來的時刻,讓自己繼續做出更不喜歡的決策,也讓生活變得更糟糕。

「接納」是允許存在,但是不越界

但其實,此時候只要「接納」就好,而所謂「接納」——就是「允許」它存在就夠了,並且把它放到「景(ground)」就好,但不要讓它越界。

我們既不需要花力氣「否定」它,也不需要「克服」它,因為這樣其實反而是再把它當作主角),干擾真正重要的「形」(figure)。

與此同時,去思考當下其他同樣重要的目標(例如:工作、生活、運動),而當這個「形」佔據心智,那些背景的負面就得以被阻隔,甚至退散。

因此所謂的「專心」,我認為其實就是,要幫自己畫一個清楚的內在界線,找到那「一個」真正重要的意圖,並阻隔背景沒節制的越界/干擾到那塊淨土而已。


參考閱讀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