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跑步與人生】我喜歡巨人,因為它殘酷的寫實

【跑步與人生】我喜歡巨人,因為它殘酷的寫實
💡
小心,整篇都有暴《進擊的巨人》的雷

最近休息時間很喜歡一直看 Youtube 木棉花的《進擊的巨人》

我最喜歡《巨人》的地方,是因為它擁有一個很「注重現實(科學)」的世界觀,而不是個單純很唯心主義的故事。

會說「科學」,並不是指說巨人在地球上真的存在(說不定有?),而是在漫畫中,很多劇情的發展都是基於巨人世界觀中的「現實/科學」在發展,而不是所謂「角色的主觀內心世界」(唯心主義)

「意志力」不是突破困境的條件,科學才是

在巨人的故事中,很多的「突破困境」都跟過人意志力沒直接關係,而是角色剛好「滿足了某種巨人世界觀中的現實條件」

舉例來說

  1. 在巨人世界觀中,變成智慧巨人的條件是——「吃掉過智慧巨人 +有強烈的目標意識+ 流血受傷 」
  • 在故事中,主角艾連在加入調查兵團不久,馬上被闖進城牆的巨人吃下肚。
  • 在過程中,他內心有很多不甘心和憤怒,有很強烈「想一定要去外面世界」、「要殺光巨人」的想法,然後最後還真的突然變身成巨人去暴打其他巨人。
  • 在動畫中,當觀看者不知道真相時,會覺「主角意念強烈」與「變成巨人」,這兩件事情具有強烈的因果關係。
    • 會忍不住對「想要自由」、「要把敵人驅逐」的心情,覺得很有帶入感,並且在「絕地反擊」的那刻發生後,覺得非常的痛快和熱血(很多的影視作品都有這個痕跡:危機 -> 人類強烈的意念 -> 反抗成功)
  • 但現實是,艾連可以「決地反擊」,所謂有「強烈意識」只是條件之一,另外更重要的條件,是因為他剛好滿足「他是智慧巨人的繼任者」+「他被吞下肚受傷」,因此最後才可以成功變身,而任何一個條件沒有滿足,他就會死翹翹。
  1. 再舉一個例子,在巨人的世界觀中,發揮座標之力的條件是:始祖巨人+王族血脈
  • 當艾蓮和米卡莎在牆外,下一秒就要被巨人殺死時,艾連剛好發揮「座標之力」,下令其他巨人來幫忙
    • 這個效果會發生,並不是因為的單純那個「想要保護米卡莎的強烈意念」真正發揮了什麼作用(雖然真的很感人)
    • 而是,在「巨人的世界觀上」,艾連這次遇到的巨人剛好是有王族血脈的戴娜,因此在才湊齊條件的狀況下,才意外發動了「坐標之力」。
    • 但在不知道這個設定的時候,觀眾仍然會有種是「強烈的守護意志」->「激發了戰鬥能力」的錯覺

如果要做為對照,巨人中有非常多「過人意志,最後仍然失敗」的例子

  1. 「當人類放棄戰鬥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敗北」
  • 調查兵團分隊長米可,在遇到野獸巨人幾乎要死掉的時候,想到「當人類放棄戰鬥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敗北」
  • 因此最後一刻,決定拿起劍,對著準備離開的野獸巨人進行最後反抗

但才剛拿起刀的下一秒,野獸巨人突然想到「啊可以把他幹掉了」,然後叫其他巨人去圍毆他,結果米可馬上就從「奮戰到最後一刻」的心情,直接陷入絕望

  1. 艾爾文之死

調查兵團團長,艾爾文在率領大家去吸引野獸巨人注意力之前,講了一段超級振奮人心的演講(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eC-G9TbbC4

「為那些士兵賦予生存意義的是我們!」

「我們將會在這死去,將意義託付給下一個生存者,這正是唯——個,能夠對抗這殘酷世界的方法」

如果在其他影視劇中,當有發生這種感人的演講、環節,至少會讓這些角色有最後可以有一些精彩的展現、奮力一搏

但實際上,在演講的場景過沒多久,艾爾文很快就被碎石打到瀕臨死亡,節奏如此之快 。

作者並沒有給予這些準備赴死充滿鬥志的調查兵團過多的篇幅,展現他們的最後一刻是如何跟巨人英勇的戰鬥,而是用一種很快的節奏,就把觀眾從某種感動馬上打回現實(然後這種操作手法也發生很多次)

總之,從這些「強烈意志」vs 「殘酷的現實」的故事描繪中,會感受到巨人並不是一個唯心主義的故事,意念當然重要,但在巨人的世界中,並不是根據「誰的意念比較強」「誰的意念比較高尚」來決定誰有力量,而是根據「現實」,滿足條件的人獲得力量、發揮力量。

如果從故事的結尾往回看,可以說這是一個「人類探索巨人科學(?)」「從無知走向文明(?)」的故事。

是隨著「對於這個世界、巨人之力」有更多的認識,島內無知的人,才得以有更多選擇(即使是要選擇毀滅世界,也是因為擁有這些對巨人之力的認識),不然就是牆內憤怒(但無知)的家畜。

士兵們,跑步吧!

會有感觸是因為,最近在接觸跑步、上跑班的感受也是一樣

以前學生時代,如果在體育課落後其他人,可能會覺得有些情緒(不管那個情緒是鬥志或是失望)

  • 鬥志像是「可惡,我才不會輸呢!我要超越你們!」然後想要奮力一搏往前衝刺,然後體力爆掉
    • 大概等同於米可的「當人類放棄戰鬥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敗北」—> 「啊!」
  • 失望像是「哎我果然就是很弱」,然後覺得很挫折

但最近接觸愈多跑步科學,就發現其實跑步真的是非常客觀科學活動

  • 一個人目前可以擁有的速度、耐力數據就是這樣(意志力可以幫助你在生理學的範圍中發揮最大力量,但意志力並無法幫你超越生理極限)
  • 但只要遵循某種練習方法論(用對的心率/配速/時間長度練習),這些數據的都可以變好

重點是「客觀的認識自己的狀態」+「找到變強的方法論」+「穩定實踐這個方法論」(三者缺一不可)

(跟這篇類似:人生是一場第三人稱視角(Third Person Point of View)的遊戲

在這過程中,那種「我才不會輸呢 / 我要超越你們 / 我真的很弱」的情緒(不管是鬥志/挫折),除了幫助自己「穩定實踐方法論」之外,其他時間並沒有用處。

  • 像是如果在跟他人一起練跑的時候,硬發揮鬥志,想要「不服輸 / 超越他人」,跑的跟其他人一樣快,反而會導致自己體力爆掉,或是因為重複性的失敗,導致習得性無助,下次不願意再嘗試(錯誤的方法論+鬥志 -> 挫折)
  • 但是如果在練習時,這些情緒 / 鬥志是用來鼓勵自己「要達到練習量 / 要用正確的方法論實踐」那就會蠻有幫助。

我覺得會有這樣的「唯心主義」(覺得「意志」可以超越一切)想法,有一部分也是受到於很多的影視作品影響,強調努力、意志力 和 力量的關係,好像主角只要有個大徹大悟、鬥志、努力,就可以產生驚人的力量(因為這樣故事很好看!)

但實際上,正確的意志+正確策略(對現實的考量)缺一不可,不然就是無謂的犧牲,而我會喜歡巨人,蠻大部分就是因為它就是如寫實地呈現了這一面。

總之,愈來愈感受到,單純的唯心世界(意志力/努力/憤怒),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真實的世界。外在的世界是有規則的、科學、客觀的,某個程度因此是殘酷的。

但當唯心與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兩者相遇並結合,便能發揮最完整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