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跑步與人生】人生第一個 10k

【跑步與人生】人生第一個 10k

上週日(2024/01/07),我完成人生第一個 10k 和接近 1.5 小時的訓練,在過程中幾度產生類似心流、冥想的感受,開始可以理解什麼是 ——「我還想繼續跑下去」的感覺

三個月前(2023/10/19),第才第一次用 10 分速跑超過 30 分鐘,我產生了「什麼!我竟然可以跑30分鐘」的不可思議(參考)。三個月後,8.5 分速跑快 1.5 小時,我產生的是「什麼!我竟然跑了10k 而且還想跑」的不可思議。

對很多人來說,10k 是很簡單的事情,像是當每次看到跑班同學的輕鬆跑(Easy Run)是 7 分速甚至 5分速,我也仍然會覺得「認真????」,那已經是我的間歇跑速度了。

但不管如何,還是覺得很開心。因為 3 個月前的我,覺得跑步是全世界最累、無聊的運動的, 10 k 是更是不可能的任務,而現在的我做到了。

回顧這三個月,更多是重新建構世界觀的過程,學習到了

  • 速度只是表象:訓練的本質是心率、是功率、是「回到自身」。用別人的速度要求自己,不管是從科學上、實務上都是一種錯誤(人生也是?)
  • 過去活在對運動充滿偏見的世界:對運動的認知維度只停留在「力量」(例如:肌力),而忽略了體能、技術、知覺、活動度…等,都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,甚至會是妨礙進步的bottle neck 。
  • 學習更科學/客觀的看待問題:發現對我來說,運動的啟點不是出門(咦),而是先坐下透過研究,對自然、人類、科學有正確的知識/認知,學習用客觀的方式評估、分析自己狀態,而不是莽撞無腦的出去,並感受到挫折就擅自情緒性的幫自己貼上「沒用」的標籤。
  • 最重要是要呵護想要訓練的狀態:不要執著達成目標,而是關注如何保持自己想要繼續的動力。累了就耍廢、餓了就去吃飯、不想跑了就回家,呵護自己、見好就收、不要多練、不要主動追求痛苦,讓自己「下次還想再來」——重點不是「目標的達成」,而是「系統的建立、平衡與優化」

徐國峰《跑者如何以身練心》有一段話,非常喜歡

「跑步最終目的不再是『速度』,而是為了確認自己本身就是一股『流動』(Flow)。所以我們練跑的目的不再只是減重、健康、好身材、更好的成績、更多的獎牌或獎金、更好的名次等等,練跑的目的可以是一種形而上的『持續不斷地向前流動』」

希望我可以不斷成為一股向前的流動(Flow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