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果陀表演課】第四堂:怎讓少女變壯漢?
1. 想正確地「被觀看」比想像難
第一堂課,介紹了「『表演』是思維透過身體,進行表達後,在空間中留下的痕跡」
但是,表達自己的思維真的有很難嗎?
有!第四堂課最大的心得是「希望自己被『正確的』觀看,其實比想像的還要更難。」
今天老師讓我們練習只能用四句台詞演戲。這四句話是: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、我愛你」,然後限制條件是,這場戲要有場景、要有關係、要有衝突。
我們這組的故事設定是「2個人去餐廳。A 打算跟 B 告白,但是 B 拒絕了他,並且他的對象 C,突然出現在餐廳把人帶走,至於服務生 D 在旁邊目睹,始終很尷尬。」
然後我們的作法是A、B一出場, A 就跟 B 說「我愛你」,B 說「對不起」,然後 C就出現把人帶走。
原本以為這個表達很流暢。但沒想到幾乎沒有觀眾知道這是「告白」。其他人都以為是 A 和 B 本來就在一起,是要餐廳談分手或在約會,然後 C 是小三,跑進來搶人。
反省後,發現我們沒有做好的地方,在於沒有幫 A / B/ C足夠的「關係定義」:
- 如果當時讓A在說「我愛你」之前,表現的害羞一點、欲言又止一點,那可能會更像告白。
- 然後 B 如果在說「對不起」時可以更意外、更尷尬,然後順便把手指向 C 的話,C 可能就會更像正宮。
這給我蠻大的啟發:即使演員們「內心」對角色的關係在非常清楚。但只要「行為上」沒演出來,在觀眾眼裡就是「沒有關係」。
2. 角色真的是互相「成全」來的
今天另一組同學,演了「公車上一個壯漢,見義勇為站出來威嚇某不讓座的青年。」
但老實說,從客觀的角度,演壯漢的同學根本是一個美少女。
當舞台上只有她一個人時,根本不會有人把她當作壯漢。
老師說:「但是,因為她的對手演員(青年),表現的很害怕,一直後退,所以才成全了一個美少女成為壯漢。」
這讓我反思了生活中的關係也是,並不是你客觀上想演什麼就是什麼,是別人也願意配合和成全,所以才成就你是這樣的角色。
3. 劇情開展之前,記得要進行「空間&角色關係」定義
這次讓觀眾很難懂的表演,幾乎都有一些共通的問題
- 忘記做「空間&角色關係定義」:當觀眾還不知道地點在哪/角色關係,就讓他們開始產生衝突或對話時,會讓人很不懂。
例如:戲一開場,兩個路人突然開始互相拉扯,看不出地點/角色關係,就讓人覺得問號 - 雖然有嘗試做定義,但是特徵/細節抓太少,或是表達太不明確
「特徵抓太少」:演員作勢在「掃地」,但是看不出來是地點是在街道?客廳?學校?但如果加入更多「轉遙控器」之類的動作,就可以更清楚是客廳。
「表達不明確」:演員 A 跟 B 說「我愛你」並且去牽 B 的手, B 說「對不起」但手又跟對方拉著,這就是一種有點模糊的表達,讓人不知道 B 的態度到底是什麼
幾個 takeaway(硬要 takeaway!)
- 溝通前,幫觀眾建立脈絡,非常重要!(硬要扯溝通X D)
- 一個清楚的表達,真的是很「故意/明確」做出的設計,不然就只能祈禱觀眾跟你心電感應
老師說:
「為什麼舞台上,演員好像表演都有特別放大/比較誇張?」
「因為你需要用盡各種方法,確保每個觀眾能理解你在做什麼。」 - Again,能讓觀看者理解「定義」的是演員的「行為」,而並不是你的原始「意圖」
4. 要想著你是一個創造者(Creator)
今天在做一個「聲音投射」的小練習:就是 A 當領導者, B 閉眼。然後 A 在空間中會呼叫 B 的名字,透過聲音把 B 喊過來。
而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,是要讓大家練習「如何讓自己的聲音,在空間中用不同的遠/近/大/小,進行投射(Project) 。」
但在練習中,許多人是急著完成目標(想讓 B 趕快找到自己),而沒有去好好用足夠的時間體驗、實驗聲音不同投射的變化。
所以老師就說「這個練習並不是要看對錯(為了完成目標),而是要你去玩、去創造」
「演員台詞其實都是ㄧ樣的。如果只是要『唸對』台詞,那看你跟看別人有什麼差異?」
「大家想看的你獨特的地方,是你作為一個創作者,不同的聲音、態度、熱情。」
要想著你是一個創作者(Creator),要想怎麼創造,而不是單純把事做對。